作者:原创 发布时间:2025-02-04
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北市镇地处粤西北山区,距离县城45公里,是肇庆市最为偏远的山区镇之一。过去因为交通不便,群众打官司、办理司法业务往往需要跑几个小时的山路。随着经济、社会发展,当地司法服务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群众需求,亟需寻求破局之道。
"家门口”化解邻里纠纷
“大家都是兄弟,有什么事好好说,我来给大家评评理。”刚到现场的郑焕月法官还没停好车就朝两兄弟喊话。
稳定双方情绪后,调解员与郑焕月法官分别拉开二人距离,开始“背靠背”调解,让兄弟俩充分表达各自情绪和意见,逐步引导双方达成共识。
“排污无可厚非,但也要考虑对邻居造成的影响,我建议可以暗渠化处理,这样对邻居的影响可以大大降低。”在双方冷静下来后,调解员芳姐便开始提出调解方案。
调解员芳姐接着说道:“江先生,排污是人家的权利也是生活必需,如果他露天排污造成的影响肯定更大,不如大家换位思考一下,接受暗渠化处理,这样对大家都好。”
眼看兄弟俩态度缓和下来,郑焕月法官和调解员芳姐抓紧引导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最终江先生同意堂兄在其家门口修建暗渠排污,这宗由排污引起的邻里纠纷就此解决。
矛盾纠纷的快速化解,离不开肇庆两级法院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融入“1+6+N”基层社会治理,深入推进“一站式”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努力。
北市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,把高效快捷的“定分止争”机制延伸到基层的“神经末梢”,自成立以来共参与化解各类纠纷384次,调解成功160件,其中委派调解案件85件,办结77件,成功50件,成功率达64.94%,真正做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,让司法服务暖到群众心坎里。
创新机制赋能优化司法服务
“我家里还有农活要干,虽然司法惠民中心就在镇上,但是过来办业务应该很耗费时间吧?我担心耽误了农时。”来电咨询的村民语气中带着犹豫和担忧。
11月21日,该案转入诉讼程序,在该中心开展巡回审判,最终判决黄某败诉,黄某需偿还借款本金35000元及相应利息。
北市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。对调解成功的案件,当事人可向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或人民法庭提出申请,经审核后现场生成法律文书;对先行调解仍未解决的案件,由中心工作人员指导当事人转入诉讼程序,形成先行调解与诉讼程序的无缝衔接。